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科普天地 >文化遗产保护
帝测科技带你追寻大足石刻的前世今生
发布时间:2020-05-15     来源:北京帝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浏览:19272次

庄子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天地不言语,它只兀自美丽着

在大足险峻的山崖之上,迄今仍保存着世界石窟艺术的一座丰碑-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是大足区境内摩崖造像的总称,始凿于初唐(公元7世纪中叶),历经晚唐、五代、北宋、兴盛于南宋,延续至明、清,石刻题材以佛教为主,现造像5万余尊,以宝顶山、北山、石篆山、南山、石门山摩崖造像(简称“五山”造像)等为代表。是公元9至13世纪中国石窟艺术史上最为壮丽辉煌的代表作,是释(佛教)、道(道教)、儒(儒家)“三教”和谐共处和空前的石窟艺术生活化的实物例证。遗产地大量的实物形象和文字史料,从不同侧面展示了这一时期中国石窟艺术及宗教信仰的重大发展变化。

图来源:网络

从初唐第一锤凿石之声,在大足一个名叫尖山子的地方响起,到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大足石刻在崎岖的山间已走过千年,成为世界石窟艺术史上的一座丰碑。  

沧海桑田,岁月悠悠,延续近千余年的大足石刻,几度沉寂,又几度兴盛。

图来源:网络

公元892年,昌州刺史韦君靖,首先在北山凿造佛像毗沙门天王,拉开了中国最后一次大规模石刻造像的序幕,此后,州、县官吏和当地仕绅、平民、僧尼等相继效法;公元907—965年间营造佛像不断,形成大足石刻史上第一个造像高潮;公元965—1077年,寺院内供养石刻圆雕造像兴起,摩崖造像停滞。

1082年,大庄园主严逊舍地开凿石篆山释、道、儒“三教”造像区,大足境内摩崖造像此起彼伏,掀起了自1078年到1173年大足石刻造像的第二个高潮;公元1174—1252年,时称"六代祖师传密印"的大足僧人赵智凤于宝顶山传教,他清苦70余年,四方募化凿造佛像近万尊,建成了中国佛教密宗史上唯有的一座大型石窟道场,使大足石刻造像达到鼎盛。

大足石刻现存摩崖石刻造像五万多尊,铭文十万余字,遍布一百多处,主要分布在“五山”即宝顶山、北山、南山、石篆山、石门山。宝顶石刻是一座造像近万尊的大型佛教密宗道场,以六道轮回,广大宝楼阁、华严三圣像、千手观音像等最为著名。


图来源:网络

图来源:网络


大足石刻是中国石窟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与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鼎足而立,齐名敦煌莫高窟,是中国晚期石窟艺术的优秀代表。它集中国石窟艺术之大成,把中国石窟艺术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峰,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创新发展有重要贡献,是晚期石窟艺术世俗化、生活化的典范。同时,其在题材上为中国密宗佛教史增添了新的一页,生动地反映了中国佛教民间信仰的重大发展变化。

1999年12月1日,以宝顶山、北山、南山、石门山、石篆山"五山"为代表的大足石刻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被认为符合下列三条标准:第一,大足石刻是天才的艺术杰作,具有极高的艺术、历史和科学价值;第二,佛教、道教、儒教造像能真实地反映当时中国社会的哲学思想和风土人情;第三,大足石刻的造型艺术和宗教哲学思想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

图来源:网络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大足地区的险峻山崖上保存着绝无仅有的系列石刻,时间跨度从9世纪到13世纪。这些石刻以其艺术品质极高、题材丰富多变而闻名遐迩,从世俗到宗教,鲜明地反映了中国这一时期的日常社会生活,并充分证明了这一时期佛教、道教和儒家思想的和谐相处局面。

帝测科技有幸参与大足石刻三维数字化与虚拟修复项目,与北京建筑大学、大足石刻研究院三方合作,综合应用遥感技术、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和近景摄影测绘技术等多种空间、色彩采集方式,实现了大足石刻龛窟的文物信息留存与存档,保护工程综合应用,文物档案数字化资料自动化管理、数字化科技展示。并运用现代学术成果与科技手段,对大足区境内世界遗产范围内的所有石窟、石刻群进行全面系统的整理,以求反映多年来大足石刻文物研究、保护、利用发展历程的全貌。



经历千余年的积淀,现代先进的文物保护修复技术让大足石刻这处天才的艺术杰作恢复昔日盛景。回首岁月,我们感恩历史的馈赠,让今天的我们还能仰望那个时代的辉煌艺术杰作。


主管部门:
自然资源部
民政部
中国科协
京ICP备14037318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1220号
主办:中国测绘学会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江苏星月测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10-63881448      邮箱地址:zgchxh1401@163.com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莲花池西路28号西裙楼四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