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科普天地 >科普动态
《长江图册》
发布时间:2024-05-07     来源:中国地图出版社《中华舆图志》     浏览:1475次

舆图是古人对地图的称谓。它真实记录了历史的时空变换,凝固了重要的历史瞬间,是可以还原当时场景的历史碎片,更是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我们精选部分古地图,以一图一说、图文相映的形式,对中国古地图所承载的历史、地理、文化等丰富内涵进行研究和挖掘,清晰勾画中国地图的传承和发展。

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长江图册》。



图名:长江图册

时期:清同治七年(1868年)

作者:彭玉麟

规格:现存23张散页,每页纵43厘米,横59厘米。未注比例尺

馆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长江图册》的绘制范围,上至长江中游的湖北荆州、湖南岳州,下至长江入海口的崇明县,按长江流向顺次排列。

该图册采用中国传统平立面结合的形象画法,详细而生动地描绘长江中游至入海口段江水的宽深、江中沙洲、两岸支流以及沿江两岸的山峰、城镇、炮台等自然和人文地理景观。

《长江府图》九江府图部分

图册中用文字详细描述沿岸炮台的数量、兵丁人数等长江布防情形,此外长江水面下的沙滩,各段通航情形,大运河在扬州、镇江穿越长江的情形,吴淞江通往江苏、浙江的内河航运,也是图册中着力表现的内容。总体来看,此图册属于江防军事图。


《长江府图》江宁府图部分文字,详细描述沿岸布防情形

《长江图册》中的图十二背面签题“彭宫保治长江营哨图”,签文记载:“同治七年诏兵部侍郎彭玉麟赴江皖会筹长江事宜,自荆、岳二州至崇明县五千余里,设提督一员,总兵五员,以六标分汛营哨,官七百九十员,兵一万二千人,月饷长江利税。”彭宫保即彭玉麟,因此此图册应是彭玉麟在同治七年(1868年)筹建长江水师、筹划长江防御时绘制的。


彭玉麟(1816-1890年)

字雪琴,湖南衡阳人与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

1851年,太平天国成立,太平军陆续攻占长江中下游地区,并于1853建都天京(南京),对抗清廷。为镇压太平军,曾国藩招募地方团练,创办湘军,并于咸丰三年(1853年)邀彭玉麟创办湘军水师。此后,彭玉麟率领水师先后在湖南、湖北、江西、安徽与太平军作战,参与收复九江、安庆、南京之战,屡立战功,被清廷加封太子少保衔。

同治七年(1868年),彭玉麟与曾国藩一道奏请将湘军水师改设长江水师,并奏定长江水师营制。同治十一年(1872年),彭玉麟奉命巡阅沿江水师,见水师凋敝,上疏陈奏整顿水师事宜,得到清廷褒奖,并奉命嗣后每年巡阅一次。该图册正是彭玉麟在筹建经营长江水师的背景下绘制的。

在镇压太平军的过程中,清政府深刻认识到长江天险对控制东南半壁江山的重要性。同时,在与太平军的历次战斗中,既可独立作战、又能乘载运输的湘军水师成为太平水师的劲敌,曾国藩、彭玉麟凭借湘军水师重新夺回对长江的控制权,并在实战中充分认识到了水师的重要性。

经过多年积累,湘军水师“船只至千余号之多,炮位至二三千尊之富”。平定太平军后,为加强江防防御,控制东南,并安置在镇压太平军中屡立战功的水师,收拢人心,清廷批准了曾国藩、彭玉麟筹建长江水师的各项提议。

在筹建水师的过程中,因彭玉麟久领水师,熟悉江防情形,清廷派他负责水师立营分汛、创立衙署、开设船厂等具体事宜,而水师章程则由曾国藩与彭玉麟及沿江督抚协商制订。

主管部门:
自然资源部
民政部
中国科协
京ICP备14037318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1220号
主办:中国测绘学会    技术支持 :江苏润溪时空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10-63881345      邮箱地址:zgchxh1401@163.com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莲花池西路28号西裙楼四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