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2月24日电(记者 胡喆)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2月24日6时29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实施第三次近火制动,进入近火点280千米、远火点5.9万千米、周期2个火星日的火星停泊轨道。探测器将在停泊轨道上运行约3个月,环绕器7台载荷将全..
国务院近日印发《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和煦阳光下,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五云镇夏潭村甜叶菊基地一派生机。“选对了产业,土地成了聚宝盆!”夏潭村党支部书记谢瑞山感慨,在自然资源部结对帮扶下,村里新发展起甜叶菊产业,“甜蜜”事业越来越红火。
天津港传统集装箱码头全流程自动化升级改造项目现已实现全面运营。该项目集成物联网、人工智能、5G技术、云计算等多种技术,实现了无人自动化集装箱场桥、无人驾驶电动集装箱卡车、无人智能解锁站和无人集装箱岸桥规模化成组应用。
“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是今年重点任务之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如何编制?如何着手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如何协同好减污与降碳?记者进行了采访。
2021年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议1月29-30日召开。会议总结“十三五”时期和2020年地质调查工作成果,部署“十四五”时期和2021年重点工作任务。
从自然资源监测到防灾减灾,从智能出行到健康码,测绘地理信息技术正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企业作为市场竞争及技术创新的主体,极大地促进了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的发展壮大。目前,我国地理信息产业从业单位数量超过11.7万家,企业占到93.3%。这..
十年易春秋,风华正茂;十年勤耕耘,硕果累累。成立10年来,国家测绘产品质量检验测试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自然资源管理需求为导向,以“创新、协同、品质、效能”质检发展理念为引领,确保质检支撑更有力、服务保障更精准、创新活..
新华社北京1月21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21日在北京主持召开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专项整治工作会议并讲话。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听取农村..
湿地保护法草案20日初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这是我国首次针对湿地保护进行立法,拟从湿地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出发,建立完整的湿地保护法律制度体系。
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先导,对一个地方的发展至关重要。近年来,山东把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全省八大发展战略和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三大支撑之一,持续加大投入力度,全面加快包括交通、水利、能源等在内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全省基础设施保障能力显著提升。..
案由: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近年来,农业农村数字化建设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享受到了数字经济发展的红利。但从整体看,我国农业大数据具有来源分散、类型多样、权威性弱等特点,农村地区数据采集传输的技术与渠道不完善,各级农业部门及涉农部门的数据资源共..
1月20日0时25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天通一号03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任务获得圆满成功,中国航天发射迎来2021年开门红。
实体经济是我国经济实力的根基,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周济认为,智能制造是推进制造强国战略的主要技术路线。
近日,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印发《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旨在加强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管理,推动地理信息资源开放共享,提升地理信息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
国家发改委等10部门日前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全国污水收集效能显著提升,县城及城市污水处理能力基本满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水环境敏感地区污水处理基本实现提标升级;全国地级及以上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25%以上..
2021年1月11日-15日,青岛进入一年一度的“两会时间”。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农机导航定位技术的定位精度达到了国外同类技术的先进水平,但系统成本降低了1/3;其中水田自动导航作业和主从导航作业居国际领先水平,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保障了我国农机导航装备的自主安全可控。
水利部办公厅和财政部办公厅近日联合印发《全国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实施方案(2021—2022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就今后两年全国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作作出安排部署。
7月31号,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本期新华网《5G瞰天下》邀请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会长于贤成,就5G赋能北斗,引领行业发展话题与网友交流。
当前,我国互联网产业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活力和韧性,成为我国应对新挑战、建设新经济的重要力量。专家表示,未来在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助推下,随着互联网渗透率进一步提升,互联网连接的重心将从“人”转向“物”。
遨游太空3千多个日夜,绕地球近4万9千余圈,完成301万景成像任务。自2012年1月9日成功发射以来,资源三号卫星用精准的图像、稳定的运行向世人证明了我国民用遥感卫星的跨越式崛起。
近日,山西省最大的智能立体停车楼在太原市建成运营。该项目广泛采用大数据、智能导引、车位预约、反向寻车、无感支付等“互联网+”智能化新技术,大幅提高寻找车位效率和出场通行速度,对于解决停车难、优化城市管理、完善城市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本报上海1月10日讯(记者沈则瑾)到2025年,上海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将取得显著成效,国际数字之都建设形成基本框架;到2035年,上海将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数字之都。新年伊始,上海正式发布《关于全面推进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意见》,明确了建设数字城市的..
1月4日晚,上海发布《关于全面推进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意见》。上海将整体性转变,推动“经济、生活、治理”全面数字化转型;全方位赋能,构建数据驱动的数字城市基本框架;革命性重塑,引导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数字城市。
新华社北京1月6日电 全国宣传部长会议6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王沪宁出席会议并讲话。他表示,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围绕开局“十四五”、开启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