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会概况 >省级学会 >江苏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
江苏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主办的“数字经济+测绘地理信息服务”创新应用论坛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4-09-14     来源:江苏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     浏览:6156次

近日,由江苏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主办,江苏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数字经济+地理信息专业委员会、江苏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江苏星月测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海大学、常州市测绘院及镇江勘察测绘研究院承办,测绘科学与地球空间信息技术自然资源部重点实验室、苏州云联智慧信息技术应用有限公司、中溪国际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协办的“数字经济+测绘地理信息服务”创新应用论坛在线上举办。此次论坛吸引了超过5000名观众在线参与,累计观看人次突破2万,充分展现了测绘地理信息领域在数字经济时代的创新活力与广泛应用前景。中国测绘学会是此次论坛的指导单位。


论坛在江苏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副理事长季顺海的热情致辞中拉开帷幕。他首先代表江苏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向所有线上参会的同志和朋友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他指出,测绘地理信息作为重要的战略性数据资源和新型生产要素,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正逐步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和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驱动力。希望通过此次论坛的召开,进一步加强会员单位之间的业务合作、技术交流、资源共享,共同为数字中国和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发展贡献力量。

坛议程紧凑而丰富,多位业内顶尖专家学者轮番上阵,带来了精彩纷呈的专题报告。

江苏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副理事长蔡先华以《测绘地理信息与公路数字孪生》为题,深入探讨了测绘地理信息在智慧公路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展示了数字孪生技术在提升公路管理效率与智能化水平方面的应用案例。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顾海燕则分享了《AI智能引导的遥感监测新模式》,介绍了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智能解译与高性能处理技术的最新进展及其在自然资源监测与管理中的应用前景。

此外,河海大学智能感知与位置服务研究所副所长章浙涛教授,就北斗/GNSS融合多源传感器PNT技术及其在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的应用进行了详细介绍,为参会者打开了北斗技术应用的新视野。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自然资源调查与规划中心主任詹雅婷的报告则聚焦于遥感智能技术在江苏区域自然资源业务中的应用与成效,通过具体案例展示了遥感技术在提升自然资源管理水平方面的显著效果。

来自江苏星月测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平台研发团队技术经理姬晓晓以《AI赋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题,介绍了该平台如何通过智能规划决策、智能监测预警等手段,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遥感院的黄友菊主任则通过生动的案例,阐述了“AI+遥感”技术在自然资源监测中的创新应用,展示了该技术带来的革命性变化。

下午的议程同样精彩。常州市测绘院副院长曹峰分享了《建设实景三维常州,构建统一时空框架》的宝贵经验,展示了实景三维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巨大潜力。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技术工程部黎韶光处长解读了《耕地和生态保护遥感监测比对套合工作》,强调了遥感监测在耕地和生态保护中的重要性。自然资源部第一航测遥感院制图室主任冉隆思和自然资源部第二地理信息制图院副院长阳俊,分别就FeatureStation软件在卫片监测中的应用和智能遥感解译技术在测绘工程生产中的探索进行了深入讲解。

镇江市勘察测绘研究院有限公司空间信息分院副院长杨忠滨的报告,基于实景三维技术构建了辅助城市规划决策的平台,为城市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的杨懿副研究员则介绍了遥感影像人机协同智能解译技术系统及应用,展示了智能解译技术在提高解译效率与精度方面的显著优势。最后,苏州云联智慧总经理高苏新带来了《融合历史文化激活数字孪生景区及云游苏州》的分享,让参会者领略了数字文旅的无限魅力。

整个论坛在热烈而有序的氛围中圆满结束。与会者纷纷表示,通过此次论坛的交流与碰撞,不仅收获了丰富的专业知识与宝贵经验,更对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数字经济时代的应用前景充满了信心与期待。此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加强了行业内各单位之间的业务合作与技术交流,更为推动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的创新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力。


主管部门:
自然资源部
民政部
中国科协
京ICP备14037318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1220号
主办:中国测绘学会    技术支持 :江苏润溪时空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10-63881345      邮箱地址:zgchxh1401@163.com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莲花池西路28号西裙楼四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