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科普天地 >科普动态
童庆禧院士:遥感技术
发布时间:2024-12-02     来源:院士+     浏览:3187次

践行“两翼论”,助力“百千万”。11月18-19日,由广东院士联合会主办,清远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24院士专家入百企进百校(清远行)活动在清远举办。30多位院士专家智聚凤城清远,入企助创新、进校做科普,凝聚院士专家智慧力量,为清远“百千万工程”增智赋能。其中,包括童庆禧、都有为、朱位秋、张统一、陈光在内的15位院士专家走进清远市22所中学,以座谈交流、科普报告、励志报告等形式近距离交流,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使青少年学生们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科学知识、提升科学素养、拓宽科学思维。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持续提升科普能力,推动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协同发展,有利于提升公民科学素质,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培厚土壤、夯实根基。2024两院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表示,希望两院院士当好青年人才成长的引领者、科学家精神的示范者,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再立新功。青少年的整体科学素养是建设科技强国的决定性因素,青少年必将成为建设科技强国的主力军。

11月18日,作为“2024院士专家入百企进百校(清远行)”系列活动之一,童庆禧院士走进清远市华侨中学,与在校学生座谈交流,点亮学子科学梦。学校孙方元校长、潘志东副校长、余永洪副校长、工会主席罗镜棠、党委委员朱进华出席活动,全校5000多名师生线上线下分别参与了活动。

童庆禧院士走上学校报告厅讲台,带来一场讲座《遥感技术》。童庆禧院士是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数字中国研究院院长等职务。他是我国遥感技术和应用领域的开创者之一,也是我国现代航空遥感和高光谱遥感的开拓者,微小卫星商业化的倡导者和数字中国研究的践行者。作为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战略研究参与者,在推动“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国家重大专项立项和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积极推进并参与我国遥感领域实质性国际合作,在国际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讲座中,童庆禧院士用大量珍贵的图片和鲜活感人的示例向师生讲述了几个重要问题:“什么是遥感?”“怎样实现遥感?”“遥感有什么用?”“我国遥感发展处于什么地位?”“我们应该做些什么?”童庆禧院士表示:“可认为遥感远在天边却近在眼前,遥感是人的视觉感知的延伸,遥感在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环境监测、防灾减灾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童庆禧院士提出:“我国科技发展非常迅速,国家重大专项和计划的实施极大增强了我国的遥感能力,‘高分’专项已经取得重大突破,我国已是名副其实的遥感大国和航天大国。”

演讲最后,童庆禧院士寄语华侨中学学子“要努力学习,将来成为杰出人才,将家乡建设好,为国家作出贡献”,同时也表达自己对遥感技术的感悟,“遥感科学技术已成为我国在国际上具有优势的科学技术门类之一,遥感技术的原理及应用已经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国遥感发展取得了伟大成就,遥感的未来极具发展前景。”报告结束后,童庆禧院士为同学们题写了“飞向蓝天”几个大字,勉励同学们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

童庆禧院士的精彩演讲恢弘翔实、立意高远。与会者仔细聆听、现场一问一答、广泛交流。

陈靖琦同学向童庆禧院士提问:“请问童爷爷在就业紧张的大环境下,若想投身于遥感研究工作中,女性工作者是否比男性工作者的研究上更加困难?”

童庆禧院士亲切地作出回应:“遥感是一门新兴科学技术,是在物理学、化学、数学、计算机科学、航空航天技术、生物生态学、地理学、地质学、以及社会科学等多种科学技术领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同学们对遥感技术有兴趣,可以充满信心,努力学习遥感专业知识,将来建设家乡,回报祖国。”

姚学铭同学向童庆禧院士提问:“请问童爷爷海量遥感数据如何高效处理,怎么转换成可用信息?”童庆禧院士耐心地回应:“信息的分类、识别、提取、分析等,可以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以数据赋能,加强算力发展,利用遥感技术实现及时高效的处理。科学研究是一个不断观察、实验、探索、求证、归纳的复杂过程,只有不断学习,坚持不懈方可成功。

“院士爷爷带领我们深入了解遥感技术的原理及其重要作用,让我对遥感技术有了全新的认识!”听完讲座后,侨中学子们纷纷表示,“我们要向院士爷爷学习,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将来为祖国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童庆禧院士的讲座给予我们很多教学启发,特别是关于如何推动科普教育方面有直接借鉴意义。”听完讲座后,曹静雯老师说,希望通过努力,让自己的学生立下高远的志向,心怀科技强国梦,将来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院士金句

金句1:强国之路,科技为先。

金句2:坚定志向,为国家作重大奉献,对全球、全世界作出贡献。

金句3:作为科技工作者应担当起历史责任,高举旗帜、凝聚力量、团结奋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艰苦奋斗,勇往直前!


主管部门:
自然资源部
民政部
中国科协
京ICP备14037318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1220号
主办:中国测绘学会    技术支持 :江苏润溪时空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10-63881345      邮箱地址:zgchxh1401@163.com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莲花池西路28号西裙楼四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