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陕西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自1962年成立以来,历经六十余年深耕细作,已成为测绘地理信息领域的领航者。学会始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紧贴国家战略与地方需求,稳步前行。本专题将概述学会发展历程与职责职能,聚焦秘书处在科普、团标、科技评价方面的亮点工作,并展示分支机构的技术创新与服务应用成果。通过实例与数据,展现学会在推动行业进步中的实际贡献与成效。
科技引领 标准先行:
陕西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科技信息工作委员会2024年创新实践纪实
2024年,陕西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科技信息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科技委”)在学会的统筹引领下,以“标准筑基、创新赋能”为行动纲领,聚焦行业前沿需求,深耕标准化建设,在技术升级、团体标准制定、文化遗产保护等领域实现跨越式突破,为测绘地理信息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生动诠释了分支机构与学会协同共进的责任担当。
一 聚焦标准宣贯:构建“学用结合”生态,驱动技术升级
科技委立足行业技术前沿,联合中国测绘学会及省级学会,创新打造“标准宣贯+技术转化”双轮驱动模式。2024年举办的“测绘地理信息新标准宣贯暨新技术应用培训班”,吸引了全国28个省市的320余家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参与,累计培训专业技术人员1500余人次。培训班以《GB/T 12979-2024 近景摄影测量规范》等标准为核心,结合智慧城市三维建模、地质灾害监测等多项实操案例,实现标准理论与技术应用的深度融合。
作为国家测绘标准化的中坚力量,科技委承担单位还先后打造《国际自然资源标准化动态》《国外测绘地理信息标准译文选辑》和中国测绘地理信息标准网站三大阵地,深度跟踪掌握、收集分析国内外测绘地理信息领域新标准和新技术,更好支撑和服务新时期我国测绘地理信息事业高质量发展。中国测绘地理信息标准网每年面向公众累计提供服务次数超3万次。
二 深耕团体标准:打造“全链服务”体系,树立行业标杆
作为中国测绘学会团体标准战略支撑单位,科技委2024年牵头完成9项团体标准编制,涵盖测绘航空摄影、摄影测量与遥感、界线测绘、地理信息系统工程、海洋测绘、地图编制、大地测量、导航电子地图制作、互联网地图服务等关键领域。其中,《测绘地理信息技术服务成本要素 大地测量》的制定与实施对于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进一步保障大地测量专业技术服务质量,规范测绘地理信息市场,促进测绘地理信息企业和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为保障标准科学性,科技委创新组建“制度体系”“新型基础测绘标准化业务体系”“测绘地理信息标准化服务体系”“一体化专业团队,对内组建专业团队攻克标准化业务方向,对外吸纳50余名行业权威学者与技术骨干,召开多场专题论证会,攻克标准化工作技术难题。凭借对团体标准的卓越贡献,科技委所在单位获评“中国测绘学会团体标准战略支撑单位”。
三 深度融合创新:服务国家战略,守护文化根脉
科技委积极响应“文化强国”战略,深度融入学会工作布局,2024年11月作为共建单位推动“陕西省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委员会”成立,并主导构建国内首个文物测绘标准体系。该框架整合基础通用、获取处理、数据成果、应用服务、质量管理五大体系,参与研制《文物普查测绘成果规范》《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区划测绘技术规范》等专项标准,为陕西省多处重点文物保护提供技术支撑。
四 展望未来:以标准为基,续写创新华章
2024年,科技委以标准为引擎,实现了技术推广精准化、标准制定体系化、战略服务协同化的“三维突破”。未来,科技委将进一步深化与学会的联动机制,拓展标准化在智慧城市、生态治理、数字经济等领域的应用场景,推动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与国家重大战略同频共振,以“陕西智慧”为行业高质量发展书写更辉煌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