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会概况 >省级学会 >江苏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
江苏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搭建学术交流平台 推动产教融合发展
发布时间:2025-04-24     来源:江苏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     浏览:2665次

前沿:分支机构作为江苏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学会服务能力和推动行业发展至关重要。本专栏将围绕“分支机构建设工作经验分享”这一主题展开,首篇由学会总述加强分支机构建设的务实举措与显著效果。随后,各分支机构将结合自身实际,分享在党建融合、学术交流、科普教育、产教融合、青年科技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具体做法与成功经验。通过本专栏,我们旨在为测绘地理信息领域的同行提供可借鉴、易操作的实践案例,携手共促学会及行业的稳健前行与持续发展。

江苏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自2023年7月成立以来,秉持着紧跟国内外测绘地理信息科技前沿动态的理念,紧密围绕江苏省内测绘地理信息相关行业单位与科研院所,全力策划并开展各类学术交流活动,致力于推动江苏省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的科技发展与进步,主要工作经验如下:

一 创办产教融合创新论坛,实现行业交流新突破

为积极探索测绘地理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的产教融合教学模式,打造一个集专业教育与产业需求深度融合的高端交流平台,于2024年12月3日在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成功牵头举办了首届“测绘地理信息产教融合创新论坛”。论坛特别邀请了三名行业知名专家走进校园,与来自全省自然资源主管部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测绘企事业单位的200余名线下代表以及7600人次线上观众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专业教育与产业需求的深度融合之道。此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行业内外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以及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充分交流思想、分享经验、碰撞智慧的优质平台,更在行业内引起了强烈反响,为推动测绘地理信息领域的产教融合与协同创新开启了全新的篇章,为江苏省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的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向,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二 牵头做好优秀论文推荐,彰显测绘地理信息学术成果

在2023、2024年度江苏省自然科学百篇优秀学术论文评选工作中,积极动员广大会员单位踊跃申报优秀学术论文,并综合运用函评、面评等多种科学严谨的评审方法,严格把控论文质量关。2023年,成功助力两篇论文脱颖而出,成功入选《江苏省自然科学百篇优秀学术论文名单》;2024年,再接再厉,又有一篇论文凭借其卓越的学术价值与创新性成功入选,彰显了学术工委会在发现、遴选、择优推荐优秀学术成果方面的卓越能力。为测绘地理信息科学领域争了光、添了彩,也提高了测绘地理信息学科领域在我省学术界的声誉。为江苏省测绘地理信息领域的学术研究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充分展现了学术工作委员会在推动学术成果产出方面的强大实力与显著成效。

三 积极协办学术活动,拓宽学术交流平台

作为协办单位,深度参与了2023、2024年“地理大数据与空间智能”研究生暑期学校活动,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与专业优势,为活动的顺利举办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与保障。活动通过Bilibili、蔻享和智慧城市大讲堂等多个知名线上平台进行全程直播,单场在线人气高达1.5万+,累计在线人气更是突破10万+,在全国学术直播专题中排名第二,成功为国内外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以及青年学者等搭建起了一个辐射全国、极具影响力的优秀学术交流平台,有力地促进了测绘地理信息领域学术思想的碰撞与交流,为行业的人才培养与学术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力。

四 携手开展科普活动,取得显著社会效益

携手科普工作委员会,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2023年9月22日,在扬州市江都区精心策划并举办了“行远讲堂暨地理科学科普角”活动,将晦涩难懂的地理信息知识以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给广大民众,让众多知识青年以及对地理信息充满浓厚兴趣的学生得以深入了解地理信息科学知识及其最新发展动态,为知识的普及与传播搭建起了坚实的桥梁;紧接着在9月23日,于南京师范大学行远楼成功举办了“2023全国科普日——地理时光机”科普活动,现场百余名中小学生与专家教授展开热烈互动,亲身体验无人机和现代测绘技术的魅力,从而真切地认识并感受到现代地理信息技术的神奇与强大,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对地理科学的热爱与探索欲望。2024年1月21日,联合江苏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倾力打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高校科普研学活动,组织孩子们走进南京大学左涤江天文台和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通过实地参观研学,孩子们不仅收获了丰富的科学知识,更在实践中培养了敏锐的观察力与顽强的探索精神。该活动凭借其独特的魅力与深远的影响力,受到了今日头条、《交汇点新闻》等江苏地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移动媒体的广泛关注与深度报道,为地理信息科普工作赢得了更多社会关注与支持。

回顾过往工作,学术工作委员会虽取得了一点成绩,但也深知自身存在诸多不足之处。由于成立时间较短,缺乏相关经验积累,在活动的组织与推行过程中,难免会面临一些棘手问题,处理方式有时不够灵活及时;部分活动在设计与执行环节还存在疏漏,细节打磨不够精细,后续需充分吸取经验教训,加以完善优化。

主管部门:
自然资源部
民政部
中国科协
京ICP备14037318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1220号
主办:中国测绘学会    技术支持 :江苏润溪时空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10-63881345      邮箱地址:zgchxh1401@163.com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莲花池西路28号西裙楼四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