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由江苏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联合上海、浙江、安徽三省(市)测绘(地理信息)学会共同主办的“人工智能赋能数字经济论坛”在南京顺利举办。本次论坛是贯彻落实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战略、推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重要举措。江苏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理事长施建石为本次论坛致辞。江苏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副理事长谢建平、副理事长季顺海、秘书长陶海林,上海市测绘地理信息学会秘书长姚顺福、副秘书长陈其宏,浙江省测绘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群,安徽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陈结堂等领导出席本次论坛。来自长三角地区的行业组织、科研院所、企业代表等线下180余人和线上1.5万人次共同参加了本次论坛。论坛由华东师范大学低空经济空间智能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孟陈主持。
施建石在致辞中指出,人工智能技术作为引领科技创新的核心驱动力量,已成为培育数字经济新动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当前,人工智能技术的革命性突破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重构全球创新版图。他对与会人员提出三点希望:一、把握时代方向,勇担历史使命。广大测绘地理信息科技工作者应立足“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国家战略,深刻把握技术融合趋势,同时增强战术灵活性,抢抓人工智能发展的重大机遇,勇担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二、深化区域协同,共绘发展蓝图。长三角地区创新资源丰富、产业基础雄厚、发展活力强劲,为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提供了独特优势。希望大家以论坛为纽带,充分利用学会搭建的平台,深化科研成果共享、联合技术攻关,共同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测绘地理信息产业创新高地。三、激发组织活力,凝聚发展合力。分支机构作为学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凝聚人才的重要阵地,也是开展活动的重要舞台。希望专委会持续发挥“数字经济+地理信息”的叠加倍增效应,努力打造具有地区示范效应的创新品牌,持续提升行业影响力。
论坛特邀南京大学钱志新教授、同济大学刘春教授、上海市测绘院顾建祥首席、珠海航宇微科技股份有限创始人颜军博士、北京前沿未来科技产业发展研究院陆峰院长,分别以“人工智能的创新应用”“低空经济与时空智能协同驱动的新质发展”“时空地理行业可信数据空间建设思考”“AI赋能的太空算力平台”“人工智能+撬动新质生产力培育”为题,聚焦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测绘地理信息融合创新主题,进行了精彩的主旨报告分享。
论坛下半程,南京精仪谱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曹马、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李贞新、浙江省测绘科学技术研究院基础测绘中心党总支书记余华芬、武汉大学教授应申、江苏师范大学教授刘伟、瞰景科技发展(上海)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李明明、华东师范大学低空经济空间智能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孟陈、联合国训练研究所可持续发展人才培训评估项目负责人李筱君、江苏润溪时空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季顺海等9位行业专家,围绕实景三维、3D高斯、自动驾驶、智慧城市建设等前沿领域议题,同与会人员展开了深入交流与分享。
本次论坛呈现三大亮点:一是区域协同效应显著,长三角四地测绘学会再度联合主办,充分彰显区域一体化发展成效;二是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现场促成两项校企合作协议落地,为技术转化提供强劲动力;三是学科交叉特色鲜明,报告内容涵盖多个新兴技术领域,展现学科融合创新成果。论坛的成功举办为深化长三角地区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提供了重要支撑平台。
本次论坛由中国测绘学会指导,江苏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数字经济+地理信息专业委员会、江苏润溪时空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办,南京麦特孪生科技有限公司、江苏诚泰测绘科技有限公司、南京精仪谱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中溪国际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共同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