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文章 >学会年会回顾专题 >2022年学术年会回顾 >分会场十九
崔希民副校长:“空-天-地”协同的煤矿区生态地质环境风险评价与预警技术及应用
发布时间:2023-03-24     来源:     浏览:1072次

微信图片_20230324163243.jpg

主讲人:崔希民

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职务/职称:副校长、教授

个人简介: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党委常委、博士,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兼任中国测绘学会矿山测量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测绘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煤炭学会煤矿开采损害技术鉴定委员会委员,国际矿山测量协会委员,第四届煤炭工业技术委员会资源勘查与地质保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长期从事开采沉陷与岩层移动、“三下”采煤与岩层控制、3S集成与应用等教学与科研工作,主持和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面上项目、重点项目和973课题多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SCI收录32篇、EI收录102篇,1篇论文入选煤炭学报创刊50周年百篇最具影响力论文,1篇论文入选2020年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F5000,出版专著教材8部,指导学生获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高教主赛道银奖1项。

报告题目:“空-天-地”协同的煤矿区生态地质环境风险评价与预警技术及应用

报告摘要:矿山生态地质环境是在人类采掘活动影响下的矿山生态系统、地质环境系统和灾害环境系统耦合作用下的系统结构。矿山生态地质环境反映了矿区生态质量、地质环境稳定性及地质灾害的综合性特征,对生态地质环境的进行定量评价和分析可以为保障生态环境系统平衡与地质环境稳定,降低灾害影响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本报告针对矿区生态地质环境监测的人类生产活动干扰强度大、地表变化剧烈、要素复杂等特征,介绍了基于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无人机遥感、InSAR技术、GNSS观测等多种观测手段获取开采影响范围、地表损毁程度、植被理化参数、土地利用类型的长周期变化及生态服务功能定量计算等生态地质环境要素的方法,构建生态地质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生态脆弱区的矿区生态地质环境质量评价及风险预测理论,以宁东矿区、胜利矿区为研究案例,系统性介绍了相关研究成果及相关应用。

主管部门:
自然资源部
民政部
中国科协
京ICP备14037318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1220号
主办:中国测绘学会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江苏星月测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10-63881448      邮箱地址:zgchxh1401@163.com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莲花池西路28号西裙楼四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