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区域
5月29日,地球观测组织(GEO)项目“化学地球:全球地球化学观测网与数字化学地球”启动暨研讨会在京召开。成秋明、吴丰昌、毛景文3位院士及来自自然资源部国际合作司、科技发展司,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爱尔兰戈尔韦大学、老挝地质矿产局等部门和单位的代表参会。
新华网北京5月31日电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网站获悉,2023年,两院院士增选工作启动。
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本。安宁河谷平原是四川省仅次于成都平原的第二大平原,涉及凉山州和攀枝花11个县(市、区),是名副其实的“天府第二粮仓”。其中,攀枝花是打造“天府第二粮仓”的主战场之一,守牢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对建设高水平、高质量、高标准的“天府第二粮仓”尤为重要。
上海杨浦大桥,主塔预应力束、斜拉索、横梁等设施实现数字编码,加装智能传感设备,“数字体征”一目了然;“泉城”济南,四维地质环境可视化信息系统平台,自动“剖切”地层结构、岩性、岩溶发育特征等信息,为轨道交通线路适宜性分析提供参考;“未来之城”雄安,物理城市与数字城市同步规划、同步建设,汇聚城市数据、统筹管理运营的信息“中枢”加快打造……一个个生动场景,映照着我国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探索创新。
近日,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李新、冯敏与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华东等在《自然综述:地球与环境》上发表文章,系统总结了大数据在地球系统科学领域的进展和挑战。
智慧城市建设是优化城市管理,促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治理模式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和抓手。
5月26日,记者从西藏自治区林草局获悉:由北京大学牵头的联合调查队在位于雅鲁藏布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林芝市波密县通麦镇境内,发现了一棵高达102.3米的西藏柏木,此次发现刷新了按树种排名的世界最高树列表,成为仅次于美国海岸红杉的世界第二高树种,同时也刷新了亚洲纪录,成为目前已知的亚洲第一高树。
智慧路灯系统监测分析能耗、智慧河湖系统实时监测水质、社会网格化平台实现服务“零距离”……
在遥远的太空给地球“拍照”,通过技术手段对“照片”进行解译和分析,就能够定格地球上各种事物的形态与分布,感知地质、地貌、土壤、植被、水文、人工构筑物等不同特征,识别它们在一定时间周期内的关联和变化,从而为自然资源保护、农业农村建设、生态环境治理等提供依据。这就是有地球“天眼”之称的遥感技术。
“珠峰地区是感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前哨,通过对珠峰雪样的分析发现,固体污染物对珠峰环境影响较小,这体现了我国多年来对珠峰地区生态保护的成果。”12次在珠峰地区开展科考的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副院长康世昌说,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全球冰川全面退缩的趋势已不可避免。但与世界其他地区相比,珠峰地区及青藏高原的冰川退缩相对较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