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文章 >学会年会回顾专题 >2022年学术年会回顾 >分会场十九
郭广礼教授:面向耕地保护的煤矿充填开采区域性岩层控制技术
发布时间:2023-03-24     来源:     浏览:849次

微信图片_20230324164224.jpg

主讲人:郭广礼

单位:中国矿业大学

职务/职称: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个人简介:主要从事矿山开采沉陷及其控制、采空区场地稳定性评价与建筑利用、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等方面的科研和教学工作。兼任中国煤炭学会矿山测量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煤炭学会煤矿开采损害技术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和自然资源部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工程技术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先后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和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各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其中重点项目2项)和企业委托科研及推广应用项目100余项;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及行业协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7项、二等奖7项;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授权发明专利10件、软著10项。

报告题目:面向耕地保护的煤矿充填开采区域性岩层控制技术

报告摘要:耕地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煤炭是我国能源战略安全的根本保证。我国煤炭和耕地资源重合分布的煤粮主产复合区面积约占总耕地面积的42.7%,煤炭开采破坏与耕地保护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如何减轻耕地采动损毁和协同防治已十分迫切和必需。“先破坏后复垦”的传统之路和被动模式难以适应大面积耕地保护和当前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充填开采和条带开采是控制地表沉陷最有效的方法,针对充填开采和条带开采沉陷控制的技术优势和不足,基于大面积开采岩层移动和地表沉陷动态演化规律、充填开采与条带开采岩层控制理论和采动耕地分级保护变形控制指标体系,提出了一种面向耕地保护的“局部充填体支撑的区域性岩层控制”模式,即设计利用充填开采工作面形成的带状充填体代替条带煤柱,将煤矿采区多工作面大面积采空区人为分隔成多个相对独立的小面积非充分采动区,将地表移动变形程度主动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满足地面耕地分级保护的允许变形指标,同时也降低了整个开采区域的充填成本、提高资源采出率。通过基于煤矿绿色开采的区域性主动减沉控损与土地协同修复调控机制,防止出现积水塌陷区,大幅度减轻耕地采动影响程度;同时,借助充填开采还可大量消耗煤矸石、粉煤灰等矿区固体废弃物;最终实现煤粮复合主产区耕地保护与煤矿开采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主管部门:
自然资源部
民政部
中国科协
京ICP备14037318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1220号
主办:中国测绘学会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江苏星月测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10-63881448      邮箱地址:zgchxh1401@163.com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莲花池西路28号西裙楼四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