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资讯中心 >媒体声音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李德仁:科学要为祖国服务
发布时间:2024-06-25     来源:新华社     浏览:2722次

6月24日,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李德仁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李德仁院士是国际著名的测绘遥感学家、中国测绘学会原理事长,我国高精度高分辨率对地观测体系的开创者之一。他攻克了卫星遥感全球高精度定位及测图核心技术,研制我国遥感卫星高精度数据地面处理系统,实现了我国自主可控的高精度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引领了航空与地面测绘遥感的重大变革。今年85岁的他,依然活跃在科研一线。

李德仁。熊琦摄

据了解,这是湖北省第二位通过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评审的人选,也是首位由该省提名并通过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评审的人选。

人民日报记者曾多次采访李德仁院士。谈到科学研究,他对记者说,科研人员要“甩开膀子搞创新”;他认为,科学要为祖国服务,“中国的数字地图必须由中国人自己掌握”。

从“必须要有”到“必须要优”

他坚持“科学要为祖国服务”

李德仁院士1957年考入大学,开始学习测绘。1963年大学毕业后,李德仁工作了多年,直到1978年政策恢复后开始读研,1981年硕士毕业后前往德国学习。

1985年,李德仁婉拒了德国和美国科研院所的邀请,从德国学成回国。李德仁说:“科学要为祖国服务。”从提出测绘界的“李德仁方法”,到解决了误差可区分性这一测量学的百年难题,再到研制我国“航天—航空—地面”3S集成的测绘遥感系列装备,李德仁用一项项创新成果,引领中国测绘学科稳健前行。

然而,在科研的路上李德仁心里也曾有一块解不开的疙瘩:在一次救援中,李德仁意识到定位的重要性。从此,加快国内卫星组网,实现我国对地观测数据自主,就成为他心中的头等大事。2017年四川九寨沟地震时,李德仁仅用4个小时就完成了灾区遥感数据分析,给救援队伍的科学部署指明方向;2020年初,得知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开建,李德仁迅速牵头成立工作组,利用航天遥感技术,每日更新医院建设的遥感卫星影像,让全世界见证了中国速度。

李德仁认为,埋头研究之前需要“抬头看好方向”,他自豪地说:“我们实验室的定位是学术最前沿,这一技术关系国家安全经济建设,中国的数字地图必须由中国人自己掌握。”

“必须要有”,这是李德仁创新团队谈及过去时经常说的话:我们必须要有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我们必须要有自己的芯片,我们必须要有自己的地理信息平台……“必须要有”,因为关乎国家安全。用自主的芯片才不会让越来越精确的定位时时被人掌握,用自己的地理信息系统才能将各行业重要的数据汇聚协同起来为社会发展、民生改善做贡献。

而今,他们说得更多的则是“必须要优”,瞄准的是全球竞争者。“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团队不断取得突破的秘诀有两个:“必须要”的勇气与信心,以及坚持走有自己特色的创新之路。

培养200多名博士生

把学生的建树看作自己最大的成果

2021年12月31日,李德仁迎来了82岁生日。这一年他最开心的事儿,不是主持完成的“天空地遥感数据高精度智能处理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而是教师节当天在本科生讲台上度过。

当天下午,李德仁院士正准备开讲“测绘学概论”;对他来说,这只是几十年教学生涯中的普通一课。谁知,台下200多名大一新生一起唱起了《感恩的心》,并向院士献上一束鲜花,李德仁院士觉得有些不好意思:“老师给学生上课,不是应该的吗?”

李德仁为毕业生拨穗。资料图

对李德仁来说,有两位导师的影响尤为重要。一位是李德仁的硕士生导师,中国航空摄影测量与遥感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王之卓,另一位是李德仁的博士生导师,德国的阿克曼教授。“这两位导师都是世界权威,教育我怎么做学问,怎么做人。”李德仁回忆。

1978年,王之卓不拘一格,免试录取李德仁做自己的研究生,为了他的成长又让他去德国深造。在德国,阿克曼赏识李德仁的聪慧,也让他“快点读”,并支持他毕业后回国工作。

“科学研究就是不断创新,不断接力。”受恩师影响,李德仁始终面向国家需求和学科前沿,把学生的建树看作自己最大的成果,培养了200多名博士研究生。

怎样让团队长葆创新活力、怎样让人才队伍快速成长?这是李德仁经常思考的问题。“国外引进与本土培养相结合,人才培养与人才引进并重;在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和重大专项研究中培养领军人才;将年轻人放到重大项目攻坚第一线,跨越式培养人才。”这是李德仁建设人才队伍的三大思路。用他更通俗的话说,就是“甩开膀子搞创新,发挥团队协作优势,培养拔尖人才”。

利用三维数字重建技术

让敦煌石窟“活起来”

2007年,受时任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之邀,李德仁和同为武汉大学测绘专家的妻子朱宜萱一起赴敦煌考察。看着敦煌石窟内曾经鲜艳的色彩、泥塑的纹理在时光中慢慢暗淡,他们颇为心痛,“我们希望利用科技,使洞窟艺术超越时空,让敦煌在数字中活起来。”朱宜萱说。

李德仁与妻子合影。资料图

经过夫妻二人的反复研究论证,设计方案逐渐清晰:运用现代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对敦煌莫高窟进行三维数字重建,在计算机上建立一个立体敦煌,“当我们点击电脑上的‘敦煌’时,能从任意视点观察到现实中肉眼难以看到的细节。”李德仁说。

在武汉大学10余名研究人员协力扫清了三维数字重建的技术障碍,李德仁又提出了“空地融合、室内外一体化”数据采集的方案,“不只是莫高窟,敦煌的数据都应采集记录,这样才能为文物保护提供更全面的参考。”研究人员借来运输机,载着激光扫描仪进行了大范围航测,同时利用地面激光、近景摄影测量仪器,对洞窟崖壁、古建筑等进行了全方位测量,莫高窟的空中、中距、近距和微距数据全部获得。

李德仁介绍,过去没有全貌3D数据,人们不知道洞窟之间的距离。现在连墙壁的厚度都可以知晓,为洞窟应该如何进行加固保护提供了数据支撑。

随着时代发展,敦煌保护不断出现新的挑战。“我们的学生研究了壁画虚拟修复系统等,保护敦煌的接力棒,会一代代传下去。”李德仁说。

主管部门:
自然资源部
民政部
中国科协
京ICP备14037318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1220号
主办:中国测绘学会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江苏星月测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10-63881448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莲花池西路28号西裙楼四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