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文章 >学会年会回顾专题 >2019年学术年会回顾 >第九届中国测绘地理信息技术装备博览会 >同期活动
专访自然资源部国土卫星遥感应用中心唐新明
发布时间:2019-12-30     来源:中国测绘学会     浏览:4269次

记者:测绘学会成立60周年了,您当初是怎么跟学会结缘的?您刚才在现场有什么感受?跟往年相比,这次的展会有什么亮点和不一样的地方?

唐新明:我与测绘学会结缘已足足30余年,1987年毕业后,我就被分配到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工作,成为了中国测绘学会的一名会员,所以说,中国测绘学会就是我的家。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中国测绘学会成立60周年,我非常激动,也由衷地感到自豪和骄傲,中国测绘学会带领着我们一路披荆斩棘、砥砺前行,取得了一个个辉煌的胜利,为推动测绘科技发展与地理信息产业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今天我在现场,亲身见证了中国测绘学会60周年的辉煌历程,并作为“全国十大测绘科技创新人物”获得者接受奖励,心情也是非常激动的,感谢中国测绘学会对科技工作者的长期支持与鼓励,也希望学会越办越好,就像今年的展台一样。

记者:对,很红红火火!

唐新明:今年这个展览确实是红红火火的,很有特点。每年我都会参加测绘学会的年会,印象中以前很少有咱们测绘主题的展览,这可能是第一次。今年学会的展览将60年来我国测绘地理信息科技与产业的成就进行了很好的梳理和总结,非常的震撼。之前很少见学会这样大规模、高规格地办展览,更没想到你们把展览办得这么地辉煌、这么有气氛,这代表着我们测绘地理信息工作进入了新的时代,这也是广大测绘科技工作者努力奋进、勇于贡献的结果。

记者:好的谢谢!今年下半年,国家发射了很多卫星,您觉得现在卫星跟人工智能或者大数据这方面的结合应用得怎么样?这些新的事物会给卫星测绘事业带来哪些机遇和挑战?

唐新明:首先,要感谢中国测绘学会为卫星测绘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卫星测绘相对于测绘几千年的发展历程来说还是非常年轻的,现在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期。截至目前,我们已经发射了八颗卫星,今年还要发射两颗,9月12号发了一颗高光谱卫星(即资源5米01星),11月3日还发射了高分七号测绘卫星。后续我们有一系列的规划,计划发射更多的包括测绘遥感在内的卫星。应该说,卫星测绘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纪元。

新时期,卫星测绘工作攻坚克难、砥砺创新。原来我们国家的卫星难以开展1:5万比例尺的立体测图,通过资源三号实现了1:5万测图从无到有的历史性突破,使得我们国家不仅可以开展国内,也可以开展全球的1:5万测绘工作。除了光学测绘之外,我们还在发展高光谱遥感、激光测绘、雷达测绘及重力测量在内的五大类测绘遥感卫星。这五种类型的测绘遥感卫星本身就包含诸多创新点和难点,在卫星影像的基础上,我们正在利用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等技术,开展信息提取、变化发现、决策支持等方面的工作,所以卫星测绘也将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这个机遇是巨大的,目前卫星中心的数据量已经积累到7.3PB,目前,测绘领域还没有一个机构有如此大的数据量,目前,数据日处理量可达50T,到明年可能要达到80T,过一段时间我们会超过100T。

这段时期,我们正在做自然资源国土卫星遥感应用系统的顶层设计,近五年内数据量会达到40000TP。我们拥有海量的遥感卫星数据,同时正在和地理信息、国土资源、生态环境、交通等大数据结合在一起,形成卫星测绘遥感领域的大数据,不仅对我们卫星中心,对测绘行业乃至整个自然资源领域都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可以说卫星遥感大数据本身就是一个“金矿”,我也希望大家都来采金,协同创新,把卫星遥感影像大数据的应用发展到新的阶段。

记者:这次年会主题是“创新融合 智绘未来”,您对这个主题怎么理解?您觉得当前测绘行业如何做到创新融合、智绘未来?

唐新明:我觉得这次年会“创新融合 智绘未来”的主题非常好。目前,空间遥感、地理信息、卫星导航、人工智能这些领域都在开展创新融合。国土卫星中心就是一个典型,自然资源部把部卫星测绘、国土遥感和地质矿产遥感的力量有机融合到一起,形成1+1+1可能大于3的局面,这本身就是管理上的一个创新融合。我们的测绘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没有融合就没有拓展,我们要把这些新的理念和想法,拓展到整个自然资源管理乃至生态文明建设领域中,所以,“创新融合”也体现了自然资源部党组的要求。“智绘未来”四个字面向未来,测绘从一开始手工作业,发展到后来有了计算机辅助作业,再到半自动化作业,到现在可以实现自动化,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智能化测绘的时代。刚才谈到的大数据、智能学习以及遥感大数据和其他行业的结合,可以催生出更多的测绘产品,而不局限于原来传统的4D产品。

第二就是测绘的速度,现在的卫星比原来多了很多,以前测绘卫星只做了七颗卫星的规划,但现在已经做到了二十多颗,因此一方面要提高这些卫星的影像覆盖能力,另一方面要实现卫星数据处理的自动化,还要和大数据更好地结合起来。我们卫星的智能化监测能力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现在我们已经完成了全国面积大于一平方公里面积水系的自动化提取,交通道路的要素提取也实现了比较高程度的自动化,土地利用变化发现的自动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整体上正在向人工智能遥感大幅迈进。同时,我们开展了许多样本数据的学习,随着机器深度学习能力的不断提升,和新型遥感数据拥抱在一起,会产生更多智能化的测绘理念和智慧化的成果,为自然资源管理、生态文明建设开创美好的未来,所以我非常喜欢“创新融合 智绘未来”这八个字。

记者:学会的发展离不开咱各分支机构的努力,您觉得未来咱卫星中心能为学会的持续繁荣做哪些贡献?

唐新明:作为中国测绘学会的专业委员会,我们会全力以赴支持学会的工作。目前,卫星测绘应用工作委员会每年至少召开一次理事会、一次专业学术会议。我们的想法是一年召开一个主题的学术会议,去年我们研讨的是卫星激光测高,深入研究激光测高和测绘遥感应用,今年8月在西安召开了雷达卫星和干涉测量的应用研讨会,明年我们想举办关于高光谱卫星和卫星重力测量的应用研讨会,后年计划召开光学卫星乃至整个遥感测绘的高层研讨会,然后再循环到卫星激光测高这个方向。希望通过测绘学会这个大平台,以四年为一个周期总结前一阶段的成果,引领卫星测绘领域的新发展。除了专业委员会的年会之外,我们还会邀请卫星遥感领域的专家学者,举办卫星遥感监测等主题的分论坛,就专业的方向进行研讨交流。我们创建了卫星测绘技术交流群,希望更多人参与讨论卫星测绘的相关问题。说实话,卫星测绘目前成果丰硕,但挑战也是非常巨大的。

记者:是的,机遇与挑战并存。

唐新明:挑战巨大。目前我觉得人员相对来说还不够,需要测绘学会的支持与帮助。我们希望发动更多的会员单位,把卫星测绘办得更好。今年的雷达技术研讨会来了四百多人,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来参加,原本想这是一个专业的雷达设计测量会,开始计划不超过二百人,没想到四百人来参会,到了第二天下午会议临近结束的时候,会场人员还是满满的。在此,也特别感谢陕西省自然资源厅、陕西省地质调查院、煤航局以及相关单位的大力支持,我确实感受到卫星测绘的时代已经来临了。

记者:您觉得现在测绘协会跟咱各分支机构,比如说跟咱卫星中心的联动工作做的怎么样?您有没有关于这方面的建议?您对学会未来的发展有什么样的期望?

唐新明:中国测绘学会一贯以来与我们分支机构的联动紧密,宋超智理事长带领着我们一步一步往前走,我觉得步子迈得很稳,路子走得很快,学会发展得很好。关于未来发展,我觉得本次年会主题“创新融合 智绘未来”就非常适合作为对未来中国测绘发展的期望,实际上,可能不仅仅是今年,以后还可以延续这个主题。另外,希望学会继续加强各分委员会之间的联系,现在测绘学会有30多个分会,建议可以在年会期间组织召开各分会之间交流研讨的会议。最后,希望中国测绘学会能够进一步“走出去”,我们希望能够借船出海,因为卫星测绘是面向全球的,而不仅仅局限于中国,卫星中心目前在全球建设了15个国家应用服务节点,我们许多的数据是免费的,不收费,但因为人力资源有限,希望能够依托学会的发展更好地推进卫星遥感技术和数据资源的全球共享与服务,使国产卫星数据能够为我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提供更有力的支撑,那成果必将更加丰富。

主管部门:
自然资源部
民政部
中国科协
京ICP备14037318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1220号
主办:中国测绘学会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江苏星月测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10-63881448      邮箱地址:zgchxh1401@163.com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莲花池西路28号西裙楼四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