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人:柳林涛
单位: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职务/职称:研究员、精密重力测量技术研究部主任、中国测绘学会大地测量与导航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个人简介:洪堡学者,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长期从事时频变换理论及海空重力测量方面的研究。在国际上首先提出了标准时频变换理论,该理论为信号时频分析提供标准分析工具,已被国内外学者广泛使用。主持完成科技部首批国家重大科学仪器研制项目,成功研制了自主知识产权的零长弹簧原理CHZ-II海空重力仪,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水面及水下开展了大量重力测量试验与应用。获中国科学院优秀指导教师奖,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十大杰出青年,发表论文100余篇,引用超过2000余次。
报告题目:CHZ-II海洋重力仪研制
报告摘要:海洋重力场是地球的基本物理场,海洋重力数据在海洋高程基准建立、航海安全保障、海底资源勘探、重力辅助导航等方面有重要应用。在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资助下,柳林涛带领精密重力测量技术研究部,经过多年努力,成功研制了CHZ-II海洋重力仪,填补了我国弹簧式海洋重力仪的空白,顺利通过了科技部组织的综合验收。团队掌握了弹簧式海洋重力仪的核心关键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建立了海洋重力仪研制基地。CHZ-II海洋重力仪已经完成了10余次海洋重力测量实验与任务,航程超过5万海里,精度优于1mGal,同国外的仪器精度相当。
本报告将主要介绍CHZ-II海洋重力仪的研发历程,重点介绍零长弹簧垂直悬挂结构、高精度伺服控制系统、双层恒温系统、液体阻尼、陀螺稳定平台等关键技术的突破,并对海洋重力仪系统的实验室静态、动态测试及多次海上实测结果做出介绍。本报告将介绍团队利用CHZ-II海洋重力仪在西太平洋、南海等区域成功组织开展的多次惯导/重力联合导航试验,该试验重点突破了海洋重力测量信号无源实时获取的难题,试验结果表明:当惯导漂移超3海里时,CHZ-II海洋重力仪可以给出预警。报告最后将对水下重力测量系统的研制及应用给出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