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由中国测绘学会组织,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铁设计”)主持完成的“轨道交通基础设施智能监测关键技术及应用”科学技术成果评价会在中铁设计大厦召开。
评价会由中国测绘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彭震中主持,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建成担任评委会主任,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勘察设计大师杨伯钢、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勘察设计大师陈楚江、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彭军还、北京建筑大学教授王坚、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正高级工程师张冠军、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李得海组成评委会。中铁设计总工程师巫伟军、勘察设计大师徐升桥出席了会议。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建成主持评价环节
▲中铁设计总工程师巫伟军出席会议
在听取了课题组关于《轨道交通基础设施智能监测关键技术及应用》的汇报后,评价委员会审阅了项目工作报告、技术报告、科技查新报告、测评报告和用户报告等相关文档,并针对具体问题进行了质询,项目组成员进行了相应回答。评委会对项目的关键成果和创新点等方面做出了具体的总结评价。
该项目科技成果获授权发明专利5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项,登记计算机软件著作权8项,发表论文6篇(其中包括SCI期刊 3 篇、EI 1 篇),通过了专业软件测评机构的测评,在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实现了对轨道交通基础设施全天候智能监测,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评价委员会一致认为,该项目融合北斗、全站仪、多源传感器等智能监测技术,构建了高精度、多层次、全方位的智能监测系统,解决了复杂条件下轨道交通基础设施监测的难题。系统研究了轨道交通工程施工智能监测技术,实现了对基坑工程施工全天候、无值守、立体式的数据采集、监测成果的实时自动预警、可视化展示及按需输出。通过规模化应用,验证了智能监测技术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极大地提高了监测工作的时效性及数据分析能力,降低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该成果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轨道交通工程施工智能监测技术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具有重要的示范及推广应用价值。
中国测绘学会、中铁设计、武汉大学、深圳市爱华勘测工程有限公司等单位人员参加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