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资讯中心 >团体会员动态
实景三维数据支撑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淤积量测算
发布时间:2023-10-27     来源:北京规划自然资源     浏览:1520次

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对门头沟区、房山区部分河道、山洪沟道地形改造明显,需系统摸排淤积情况用于精准制定修复改造方案。市规划自然资源委会同市水务局,创新性地采用航空激光雷达手段获取的精准三维地形数据,一周内完成地形建模和淤积量测算,助力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有序开展。

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灾情发生后,市规划自然资源委第一时间统筹运用卫星、有人机、无人机、现场作业等多种手段,应急生产了房山区、门头沟区、昌平区、丰台区等地的遥感影像、雷达影像、三维模型、数字高程模型(DEM)等测绘地理信息数据,用于救灾应急、灾后治理等相关工作。

图片

淤积量、冲掏量计算原理说明示意图

近日,市规划自然资源委会同市水务局,系统测算了门头沟区、房山区部分河道、沟道淤积数量及分布情况。此前,淤积量测算主要采用人工实地量测及估算,测算过程耗时费力、误差较大,且难以大范围开展。经过分析研究,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创新性地采用航空激光雷达手段获取的精准三维地形数据,高精度、短周期地完成了淤积量测算。

微信截图_20231027143442.png

三条重点河道淤积量分布示意图

此次测算,主要采用2015年度历史航飞遥感数据和“23·7”灾后应急获取的实景三维数据,构建河道、沟道分析模型,对比受灾前后地形变化,计算洪痕范围内的挖填方量,分析形成永定河、大石河、拒马河以及111条沟道的淤积量(填方量)与冲掏量(挖方量)。

图片

门头沟区、房山区111条沟道分布图

本次淤积量测算工作的开展,是国家新型基础测绘建设北京试点和实景三维北京建设的一项应用成果,体现了高质量空间数据资源对精细化治理工作的有力支持。下一步,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将持续深化完善相关成果,加快推进全市应急测绘数据统筹获取机制和精准分析应用工作,助力受灾评估和灾后重建分析工作开展。


主管部门:
自然资源部
民政部
中国科协
京ICP备14037318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1220号
主办:中国测绘学会    技术支持 :江苏润溪时空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10-63881345      邮箱地址:zgchxh1401@163.com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莲花池西路28号西裙楼四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