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会概况 >省级学会 >河北省测绘学会
浅谈人工智能赋能测绘技术的智能化变革
发布时间:2025-04-30     来源:河北省测绘学会     作者:河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国土资源勘查中心 郄欣      浏览:2967次

前沿:河北省测绘学会策划“创新测绘技术应用”专题栏目,聚焦测绘科技应用前沿。本栏目将展示测绘与AI、遥感等融合的创新实践,涵盖气象监测、生态保护、地理信息服务、农作物估产及文化遗产保护等领域。通过案例剖析,探讨测绘技术如何助力社会管理与可持续发展。

浅谈人工智能赋能测绘技术的智能化变革

测绘技术在国土资源管理、基础设施建设和灾害防控等领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传统的测绘方法主要依赖全站仪、GPS和地面激光扫描等技术,这些方法存在作业周期长、人工成本高以及精度受限等问题。近年来,随着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AI)被引入到测绘行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AI通过深度学习、计算机视觉等技术,显著提升了测绘数据的处理能力,尤其在复杂环境中能够实现更高效、更精准的作业。

AI在测绘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数据自动处理、目标识别、智能预测分析和实时数据更新等方面。AI算法能够自动提取和分类测绘数据,从而提高数据处理效率;例如,利用卷积神经网络(CNN)等技术,AI可以快速识别建筑物、道路和水体等地物;结合时序数据,AI可以预测土地利用变化、城市扩张等趋势。此外,AI结合云计算使得测绘数据能够实现实时分析和更新,从而提高数据共享能力和测绘精度。通过这些技术突破,测绘行业逐步向智能化转型,为国土资源管理、城市规划和生态保护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在具体应用中,无人机测绘与AI的数据分析能力相结合,显著提升了测绘效率。无人机能够在复杂地形中快速获取大面积的数据,减少人工干预,并通过AI算法自动拼接图像、消除误差,提高测绘精度。无人机测绘已广泛应用于国土资源调查、灾害评估和农业监测等领域,而AI的引入则使影像数据的处理更加高效,能够自动识别和分类地物,进一步提升数据的自动化处理能力。

此外,激光雷达(LiDAR)技术的结合进一步增强了测绘精度。LiDAR通过发射激光脉冲并测量返回时间计算三维点云数据,AI的应用使得LiDAR数据处理更加智能化,能够自动分类点云数据,识别建筑物、植被和道路等地物,同时加速三维重建过程,生成精细化的地形模型,并基于历史数据分析预测地质灾害或环境变化。例如,在城市规划中,AI可以基于LiDAR数据自动生成城市三维模型,从而提高规划精度。AI还可以应用于灾害监测和防控,提升应急响应效率。

AI的加入也让遥感技术更加智能化。遥感技术利用卫星、航空摄影等手段获取地球表面信息,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和资源勘探等领域。AI技术能够自动检测并提取地物信息,如森林、湖泊和建筑群,并通过深度学习处理不同时间段的遥感数据,分析环境变化,提升土地利用分类的精准度。例如,基于AI的遥感技术可用于大范围土地覆盖变化的监测,提升生态环境管理的精度。AI还可以优化遥感数据处理流程,自动校正数据误差,增强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深度学习技术在测绘数据分析中也发挥着关键作用。卷积神经网络(CNN)可从遥感影像中提取建筑物、道路和河流等特征,而循环神经网络(RNN)则可基于历史数据预测城市扩张和土壤侵蚀等趋势。结合云计算,AI可以动态更新测绘数据,提升数据的实时性和准确性。此外,AI算法还能够融合多种测绘数据源,实现多模态数据整合,提升测绘分析的智能化水平。这不仅提高了数据的精准度,还加快了数据更新的速度,使测绘行业能够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需求。

总体而言,人工智能的引入极大地推动了测绘技术的智能化进程,提高了数据处理能力和精度。无人机测绘、LiDAR、遥感等技术的AI化为城市规划、资源勘测、环境监测等领域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未来,测绘技术将向多源融合、智能化、实时化方向发展,进一步拓展应用领域。同时,AI驱动的测绘技术将在智慧城市、自动驾驶等领域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更为精准的数据支持。

主管部门:
自然资源部
民政部
中国科协
京ICP备14037318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1220号
主办:中国测绘学会    技术支持 :江苏润溪时空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10-63881345      邮箱地址:zgchxh1401@163.com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莲花池西路28号西裙楼四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