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资讯中心 >媒体声音
“空天地”一体化监测 航天科技赋能重大灾害隐患实现主动防治
发布时间:2025-05-13     来源:央视网     浏览:341次

2025年5月12日是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记者从自然资源部了解到,2025年,全国极端气候事件总体呈多发态势,地质灾害防治的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如何科学预防地质灾害?目前,我国通过“空天地”一体化监测技术体系,已经实现对重大灾害隐患的主动防治。

0513-001-001.png

目前,我国已经有10多颗遥感卫星应用于重大自然灾害的防控,包括光学卫星和合成孔径雷达卫星。

从2020年至今,自然资源部门开始利用遥感卫星进行地质灾害隐患识别。截至目前,已经在全国识别出重大地质灾害隐患4.6万多处。

0513-001-002.png

中国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遥感技术研究所所长葛大庆介绍,在甘肃、青海、四川、云南这些省份,一些大型的隐患的识别正确率达到80%。对于那些地面调查工作难以到达的地区,有很大的帮助和促进作用。

卫星识别出风险源以后,通过航空无人机的低空观测,可以进一步提高识别的精细程度,再结合地面的调查,就可以确定地质灾害的风险隐患点,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通过卫星、无人机和地面调查,我国可实现对重大灾害隐患的主动防治。

0513-001-003.png

近年来,我国还通过在地质灾害隐患点安装北斗滑坡监测仪、泥位计等传感器,实现对地质灾害风险的实时监控。北斗滑坡监测仪对地表形变的测量,精度可以达到毫米级。目前,全国有27个省份建设了自动化监测台站,覆盖了7万多处地质灾害隐患点。

主管部门:
自然资源部
民政部
中国科协
京ICP备14037318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1220号
主办:中国测绘学会    技术支持 :江苏润溪时空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10-63881345      邮箱地址:zgchxh1401@163.com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莲花池西路28号西裙楼四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