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4日,内蒙古自治区测绘学会结合全国科技活动周与“南方测绘杯”全区大学生测量技能竞赛,走进内蒙古师范大学盛乐校区开展测绘科普进校园活动。通过科普展览、互动宣讲、科普讲座等活动,将测绘科技与国家版图意识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度融合,为青年学子搭建起探索科技、厚植家国情怀的桥梁。
活动现场,十块精心制作的测绘主题展板依次排开,吸引了众多师生驻足观看。旁边摆放的各种地图集和地图文创产品,更是激发了大家的浓厚兴趣。学会领导亲自担任“科普讲解员”,为师生们生动地讲解“内蒙古一号”卫星组网取得的丰硕成果,包括地理信息大数据平台建设与应用,“北疆云遥”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应用的创新实践,以及自然资源地物光谱库建设应用的重要进展。现场还发放了丰富多样的地图和地图文创产品,让师生们把测绘知识带回家。
当天下午,科普报告会在热烈的掌声中拉开帷幕。刘秀理事长出席并致辞,学会秘书长于欣主持会议。刘秀理事长在讲话中表达了对同学们积极探索测绘科技的殷切期待,鼓励全区大学生继承和发扬测绘人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的精神,勇于担当时代使命,敢于创新突破,努力成为新时代的优秀青年。
随后,两位测绘行业的专家带来了精彩报告的分享。学会科学普及工作委员会主任冯雪力作《测绘地理信息在低空经济领域的发展与挑战》学术报告。他深入分析了内蒙古自治区低空经济发展的独特需求与显著优势,结合大量实际案例,挖掘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低空经济领域的创新应用,强调了实景三维技术作为数字底座对低空经济发展的关键作用,展望了低空遥感技术在未来城市发展与管理中的广阔应用前景,激励同学们树立科技报国的远大志向,勇于攻克技术难题,为民族地区低空经济的腾飞贡献力量。
学会科普专家李季带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守护国家版图安全》的报告。报告从历史与现实的双重视角出发,通过展示问题地图纠错实例,深刻阐述了国家版图是国家主权与民族尊严的重要象征。“规范使用地图”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的具体实践。呼吁师生们从身边小事做起,增强国家版图意识,成为国家版图安全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坚定守护者。
此次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吸引了500余名师生积极参与,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沉浸式的测绘科技体验。今后,内蒙古自治区测绘学会将继续推进科普“进校园、进社区”行动,不断创新科普形式,丰富科普内容,助力全民科学素养的提升,为国家创新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