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资讯中心 >媒体声音
国家公园大家谈|李德仁——时空智能助推国家公园建设
发布时间:2025-09-04     来源:央视频,转自:生态标     浏览:238次

本期嘉宾: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仁。

我国的遥感监测技术在全球处于怎样的地位?

2013年启动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通(信)导(航)遥(感)一体化的,天地互联网的建设,我们就可以用天上的卫星、空中的无人机、地面的移动机器人来观测我们的地球。地球上的自然活动、地球上的社会活动、地球上人体的健康,这就是时空智能的科学。我们在世界上,最早提出来时空智能的科学,就是用来管理国家公园,我们国家林草局是走在整个世界的前面,我们用人工智能和大样本数据,来做智能化的自动化的分析,也在世界上有引领的作用。

国家公园的生态系统保护成效是如何通过遥感技术监测与评估的?

我们的卫星遥感系统,光学的、雷达的24小时观测,我们的热红外的,测定有温度的东西,植物动物是有温度的,农田长得好不好,树长得好不好,野生动物长得(好不好),它有温度的变化,光学(监测系统)的是靠太阳光来成像,激光雷达和雷达是主动的无线电成像,这些手段综合在一起,来管好我们的国家公园的所有的资源,是服务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为什么遥感技术在我国国家公园监测体系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实践与深度应用?

我们的优势第一个就是中央政府、国家领导人的支持,国家下决心,第二个我们林草系统的人员,和我们林区,还有国家公园地区的老百姓大家联合在一起来做工作。第三个优势我们用的高科技手段,用无人机机器人就可以提高我们的效率,我们的手段的综合集成,超过了人眼睛的能力遥感成像从紫外线可见光、热红外高光谱雷达,主动被动的成像,我们用人工智能的方法来识别它,也超过了我们原来人在地面辛苦工作的能力,应当说我们走向了智能化的国家公园的管理,10年下来以后像在三江源在青海、西藏我们放了14套可移动的监测系统,比人更好地去观测我们的森林。从冰川的雪水,冰的变化,来研究三江源,能不能供应长江黄河水的需要,还有植物生长和动物生长的保障,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服务。

我们国家的“天地空一体化监测体系”特色是什么?

我们国家在20年前就明确指出了,绿水青山,就是我们的金山银山,按照这样一个技术性理念,我们中国是有组织的,自上而下地在政府引导之下发挥政府地方和老百姓的积极性来管好国家公园。技术的特点就是第一个就是天空地海一体化,各种传感器,天上的、空中的、地上的一体化。第二个我们是通信导航遥感一体化。第三个我们是把整个的多种资源一体化,我们叫山、水、林、田、湖、草、沙一起管,这些特点是我们中国人在世界上人家认为我们做得比较好的地方。

遥感技术应用在国家公园监测中还有哪些技术难点亟待突破?

我们国家公园的管理,它需要快,动物活动都是很快的,我们要做到分钟级的响应,但现在我们天上的卫星还不够,我们要准,我们(的)森林火灾预报,要准确到米级,让消防队员能够去消灭森林火灾,要快准还要灵,尽量减少人的工作,用自动化处理,所以这就是我们用高科技的技术管好、用好,同时我们也要保护好我们的国家公园的生态环境,让我们的水源很干净、让我们的大气很清洁、让我们的野生动物生活的越来越多,来提高我们人跟社会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主管部门:
自然资源部
民政部
中国科协
京ICP备14037318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1220号
主办:中国测绘学会    技术支持 :江苏润溪时空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10-63881345      邮箱地址:zgchxh1401@163.com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莲花池西路28号西裙楼四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