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会概况 >省级学会 >广东省测绘学会
广东省测绘学会主办的2025测绘地理信息教育发展交流会圆满举办
发布时间:2025-09-09     来源:广东省测绘学会     浏览:300次

9月7日,由广东省测绘学会主办、南方数码承办的“2025测绘地理信息教育发展交流会”在广州圆满举办。作为测绘地理信息教育领域连续举办11年的标杆性年度盛会,本届交流会紧扣“数智融教·育见未来”这一核心主题,吸引近200名高校教师、行业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时代的核心命题——面对AI催生的“知识唾手可得、技能易被替代”的现实,高校教师将面临哪些挑战与机遇?最终为高等教育向智能化、个性化、高效化转型汇聚共识、凝聚力量。

图片

与会人员合影

本次活动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线上同步开启直播通道,实时观看人数突破1500人次。

图片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广州大学教授张新长担任主持


开场致辞 锚定教育数智化新航向


图片

广东省测绘学会副理事长、教育与科普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赵耀龙致辞

会议伊始,赵耀龙致开场辞。他指出,当前数字技术与产业变革深度融合,教育数字化已从“选择题”变为“必修课”,并回顾了我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实施3年来取得的系列成果。他表示,各高校在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中的探索实践,为测绘地理信息教育突破传统教学边界、实现提质增效提供了强大支撑。“让我们以此次交流会为契机,将人工智能的‘算力’转化为教育创新的‘动力’,把技术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赵耀龙强调。

图片

南方数码联席总经理王洪飞致辞

作为承办方代表,王洪飞在致辞中提到,11年来,测绘地理信息教育发展交流会始终以致敬教师、服务教育、链接行业为初心,持续为老师们搭建互动交流、共促发展的平台。作为一家深耕地理信息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南方数码紧跟技术前沿:2018年,与武汉大学联合成立“时空大数据研究中心”,前瞻布局人工智能领域;2023年,由武汉大学牵头、南方数码参与编制的OGC首个地理人工智能国际标准正式发布。未来,南方数码将围绕人工智能领域,在课程建设、师资培养、实践教学、就业指导等方面与更多高校深化合作,为测绘地理信息教育的发展注入新活力、贡献新智慧。


主题报告 多维度分享前沿实践


主题报告环节,多位业内权威专家学者从不同维度分享前沿理念与实践经验,为测绘地理信息人才培养提供了多元思路。

图片

交流会现场,与会者们认真聆听报告


AI时代的地信人才培养

汤国安/教育部高等学校地理科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南京师范大学教授

图片

汤国安从国家战略与学科使命、AI赋能GIS研究范式革新、GIS教育教学体系重构、专业建设与核心工作四个方面,深入剖析了AI时代地信人才培养的关键方向。他提出,AI时代任何专业教学都将面临新教育生态的系统重构,地理学专业教学新生态需从三个层面推进:宏观层面,完善教育生态协同机制;中观层面,优化专业生态要素配置;微观层面,创新课程教学互动场景,最终培养出具备数智化素养的地信专业人才。

谈及未来GIS专业人才类型的走向,汤国安认为,随着AI时代的蓬勃发展,社会对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热门技术领域的设计、分析与研究类人才的需求将呈现出显著增长的趋势。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操作员、技术员等岗位的需求量可能会逐步缩减,而设计师、分析师与研究员等岗位的需求则会稳步上升。


人工智能赋能教师教学创新与新质人才培养

胡小勇/华南师范大学教师发展中心主任、教育人工智能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图片

胡小勇在报告中指出,AI虽有力推动了教育场景的智能升级,却始终无法取代教师的核心作用。“教育的本质是孔子的‘因材施教’、是柏拉图的‘以辩求真’、是叶芝的‘点燃火焰’。”他强调,教师在情感联结、价值引领与创造力培养上具有不可替代性。面对AI浪潮,教师需提升“学科素养+信息素养”双核融合能力,坚持以人为本,以追求“真善美”至高境界与坚守伦理道德底线的价值理性来引领负责任的智慧教育生态应用。


教育强国战略下,AI驱动职业教育变革的思考与实践

速云中/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教育研究与发展中心主任

图片

速云中在报告中强调,职业教育作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主阵地,在教育强国战略中具有特殊地位。他指出,AI技术作为“教育强国重要变量”,正在重构职业教育“教-学-管-评”全链条生态。基于此,他从五方面阐述了AI驱动职业教育变革与发展的实践路径:以“十五五”规划为导向绘制学校发展新蓝图,以“数据驱动”完善学校治理体系建设,以“产业需求”推动专业动态升级,以AI赋能“金课程”与“金教师”建设实践,培养适配产业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泛在导航创新人才培养实践与探索

陈亮/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导航定位与位置服务研究室主任

图片

陈亮指出,时空信息与定位导航服务已成为重要新型基础设施,北斗规模应用正迈入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关键阶段。当前,面向时空智能发展需求,泛在导航领域人才培养存在学科交叉浅、内容更新慢、实践能力弱等痛点。针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他提出“交叉融合固基础、校企协同重实践、国际化育人促提升”的教育理念,主张结合行业发展趋势与企业实际需求,通过“以赛促学、学赛结合”构建研究型教学新方式,培育兼具家国担当与技术突破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境外高校测绘地理信息AI应用前沿进展

邹芳/广东工业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测绘遥感系副主任

图片

邹芳聚焦境外高校测绘地理信息AI应用前沿动态,以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普渡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高校为例,从技术应用、人才培养、政策规范等维度展开深入分析,归纳总结出全球顶尖高校AI治理的共识与差异:平衡技术创新与学术核心价值是共同目标;三大共识为学术诚信是底线、人类主体性是核心、透明性是关键;使用政策呈现不同倾向,如美国高校偏向赋能探索型、澳洲高校侧重规范透明型、英国高校则倾向审慎负责型。她表示,高校AI治理没有唯一方案,唯有契合自身文化传统、学科结构与发展阶段的策略才最适宜。


企业数智化转型及其对AI人才需求的思考

俞志宏/广东南方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大数据正高级工程师

图片

俞志宏从企业数智化转型实践出发,围绕建设背景、建设成果、典型案例和人才需求四个维度展开分享。他表示,当前人工智能落地应用面临着高质量数据集难获取、模型效果不理想及建设周期长等问题,南方数码通过聚类分析、自监督预训练等技术建设高质量样本与高指标模型,搭建起从数据采集到智能应用的全链条技术体系,成功将AI应用建设周期从三个月降低到一个月,深度赋能自然资源管理、耕地保护、智慧港口、能源电力等多元场景,助力企业实现数智化转型。

谈及行业人才需求,他立足企业视角,表示兼具技术能力、行业知识、工程能力、创新与协作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已成为当前行业核心需求;同时,还针对重点岗位方向规划与人才梯队建设,给出了专业见解。


主题沙龙 共探AI时代“教与学”变革


在“人工智能时代的教与学”主题沙龙环节,南京师范大学汤国安教授、华东师范大学黎夏教授、中山大学程晓教授、华南师范大学赵耀龙教授、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乐阳教授、深圳大学黄正东教授,在特邀主持人广州大学吴志峰教授的组织下,展开了一系列开放而深入的对话。他们结合各自的研究领域与实践经验,就AI如何重塑教学场景与知识体系等问题各抒己见。既有对技术应用的理性分析,也有对教育本质的深刻思考,为在场教育工作者带来了一场思想盛宴。

图片

沙龙交流环节

教育的本质亘古不变,但教育手段与方法需紧跟时代步伐。面对AI浪潮,与其焦虑不安,不如积极拥抱,让其成为赋能教师职业发展的助力。本次交流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测绘地理信息教育领域搭建了一个高水平的交流合作平台,更推动了教育界与产业界的精准对接,为教育数智化转型与高素质人才培养注入了新的动力与活力。未来,各方将继续携手前行,深化数智技术与测绘地理信息教育的融合创新,推进教育内涵式发展,为服务国家战略、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图片

现场精彩花絮

主管部门:
自然资源部
民政部
中国科协
京ICP备14037318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1220号
主办:中国测绘学会    技术支持 :江苏润溪时空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10-63881345      邮箱地址:zgchxh1401@163.com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莲花池西路28号西裙楼四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