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资讯中心 >地方动态
四川测绘地理信息局与四川省审计厅跨界融合,以测绘地理信息赋能生态审计——精准核算“生态账”
发布时间:2025-10-11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浏览:61次

今年4月,四川测绘地理信息局与四川省审计厅共同签署新一轮战略协议,标志着双方近十年的伙伴关系迈入全面深化新阶段。

从2016年至今,双方跨界融合、携手创新,将“数据驱动、科技强审”从试点探索拓展为多领域协同,走出了一条测绘赋能审计、技术服务治理的新路径。

破局:测绘赋能开启跨界合作新路径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标志着审计工作走出账本,走向山水。如何科学、精准核算一个地方主官在任期间守护的“生态账本”?如何审计土地、森林、矿产、水资源等多维度自然资源要素,责任又该怎样界定?

“早在2014年,我们就在绵阳、攀枝花等地开展试点,但困难远超预期。”四川省审计厅工作人员介绍,自然资源数据来源多元、专业性强、标准不一,审计人员又多以财务背景为主,如果按照传统翻账本、查凭证、座谈走访的方式开展离任审计,无异于“大海捞针”。尤其在山高路远的实地核查中,更是“门难进、量难定、数难核”。

转机始于2015年。随着《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方案》的出台,方案明确提出“充分运用地理信息技术、测绘遥感等科技手段辅助开展离任审计工作”,这为四川测绘地理信息局提供了重要的合作机遇,也为测绘业务创新融合开拓了新的发展方向。

四川测绘地理信息局拥有完整、准确的基础测绘、地理国情普查与监测数据成果。此外,该局依托卫星遥感监测、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等先进技术,能够对自然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状况进行“精准画像”和多维对比,为审计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覆盖更广、研判更准。

经过多轮深入交流与技术演示,双方合作框架逐渐清晰。2017年4月,四川测绘地理信息局和四川省审计厅正式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以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为切入点,指定自然资源部第三航测遥感院作为对口技术支撑单位,开启了“审计﹢测绘”的跨界融合之路。

创新:科技强审打造智慧审计新模式

“经济账”已有一套成熟的审计体系,但“生态账”该审什么、如何审?

为精准对接审计需求,部第三航测遥感院组建专业技术团队进驻四川省审计厅,与审计人员共同探索方法路径。

“在试点中我们发现通过将卫星遥感影像与规划审批数据进行空间叠加分析,能够快速锁定违规占用耕地、未批先建、违法开采矿产等可疑图斑,变大海捞针为精准撒网。”技术团队负责人龚建辉介绍道:“再结合移动电子平板和无人机进行实地核查取证,就可以实现对问题的全面分析。”

“天上看、网上对、实地核”的全方位技术保障让问题疑点无处遁形,大幅缩短了核查周期。

然而要真正推进智慧审计,必须向大数据要资源,向信息化要效率。

2017年,四川测绘地理信息局和四川省审计厅携手西南交通大学,通过跨界整合与智力共享,共同实施省级重点研发项目《自然资源资产评价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该项目创新性构建了“四个一”的整体构架,推动形成了大数据赋能的智慧审计新模式。

——汇聚数据资源“一张图”。丰富准确、统一规范、共享互通的数据资源是开展智慧审计的基础。项目组对多时相、多源、多尺度数据进行了坐标校准、格式转换、属性关联等规范化处理,构建了集地理国情监测、时空遥感影像等基础数据库,土地、水利、森林数据等行业专题库,三维模型、自然资源要素审计等模型库以及智能检索专家知识库于一体的新一代自然资源遥感时空大数据库及数据库管理系统,形成了可支撑多维度分析的“一张图”基底。

——构建科学评价“一把尺”。数据库的建立打通了数据汇聚、动态更新、高效调度、智能分析的“绿色通道”,大幅提高了大数据疑点发现、证据锁定、核查整改的效率。但要解决审计定性定量评价难的问题,还需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为此,项目组全面梳理了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相关政策法规,结合数据库中呈现的四川省自然资源资产禀赋特点,建立了涵盖自然资源总量控制、开发利用效率、规划完成情况等方面共计200余项单一评价指标及30余项综合评价指标的规范化自然资源资产评价指标体系,为科学量化领导干部履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提供了规范标尺。

——锻造智慧审计“一平台”。为强化审计问题全流程、全方位、自动化分析能力,推进智慧审计,项目组进一步构建了“网络爬虫、深度学习、大数据分析”一体的高效智能分析体系和“总体分析、发现疑点、分散核实、系统研究”的数字化审计模式,搭建了基本农田划定、林地变更、自然资源保护等审计分析模型,并在此基础上研发了自然资源资产审计信息平台。“平台就像一个‘智慧大脑’,实现了从数据采集收集处理、疑点发现、疑点核实与取证到综合评价的全覆盖,将以往审计周期从月缩短到周,大幅提高了审计质效。”四川省审计厅工作人员表示。

——推动全省审计“一盘棋”。近年来,通过不断完善和改造升级,平台及相关成果采用云服务模式全面应用于全省21个市(州)、百余个县级审计部门,支撑省、市、县三级审计机关分权分级、上下协同一体化作业,被指定为全省开展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的唯一平台,协助完成市(区、县)党政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全省农田水利建设、矿山生态修复、惠农“一卡通”、全省党政及资环经责、工程投资建设等百余个审计项目,推动管理方式从被动处置向主动防控转型,为形成全省审计“一盘棋”格局发挥了重要作用。

深化:合作升级共绘数智审计新蓝图

从传统人工审计到大数据智慧审计,从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到重大工程项目、扶贫资金使用、生态环境保护等专项审计全面铺开,从数据采集分析、平台建设等技术支撑到“技术、数据、人员、服务”四位一体的标准化支撑模式,近年来,双方机制共建、人才共育、成果共享,合作的深度、广度持续拓展,实现“由表及里、由点到面、由浅入深”的转化升级。

在新一轮战略合作中,双方将以北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为引擎,在测绘地理信息技术支撑和要素保障、审计业务与空间信息技术深度融合、资源环境审计业务数字化转型等方面开展更深层次、更广领域的融合创新,形成更加丰富的测绘地理信息赋能审计应用场景,共同书写巴蜀大地绿色发展的崭新篇章。

主管部门:
自然资源部
民政部
中国科协
京ICP备14037318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1220号
主办:中国测绘学会    技术支持 :江苏润溪时空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10-63881345      邮箱地址:zgchxh1401@163.com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莲花池西路28号西裙楼四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