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产教融合发展研讨会(第二期)
🕝 10月25日 9:00-17:00
🏚️ 中国·上海
会议简介
产教融合是支撑智慧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为响应国家战略部署,推动智慧城市领域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特举办“智慧城市产教融合发展研讨会(第二期)”。本次研讨会将重点探讨智慧城市行业前沿发展及智慧城市类专业(本科及高职高专)的建设发展和新质人才培养,同期组织智慧城市管理技术专业系列教材编写工作阶段性讨论。诚邀各位行业专家、院校教师、企业代表参会交流!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中国测绘学会智慧城市工作委员会
承办单位:上海建设管理职业技术学院
协办单位:全国数字城市治理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
会议主题
智启未来·才聚产教
时间地点
报到时间:2025年10月24日下午(15:00开始)
会议时间:2025年10月25日(9:00-17:00)
会议地点:上海建设管理职业技术学院(上海市青浦区高泾路588号)
参会报名
本次参会免注册费。交通费、住宿费、餐费自理。参会代表需扫描下方二维码报名注册并预定酒店,住宿由会务组统一安排。会议报名截止时间为2025年10月21日。
扫码线上报名
特邀嘉宾
上午场·主持嘉宾
程 群
上海建设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
下午场·主持嘉宾
陈向东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测绘学会智慧城市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报告嘉宾
刘 春
同济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常务副院长、研究生院副院长、博导
何建华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
武 敬
武汉职业技术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教授
唐 超
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工、教授级高工、研究员
年光跃
上海建设管理职业技术学院骨干教师,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同济大学博士后
特别活动
智慧城市管理专业系列教材编写讨论会
系列教材主编、副主编、参编人员对于近阶段编写工作问题反馈、研讨及总结。
精彩抢先看 报告嘉宾
刘 春
同济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常务副院长、研究生院副院长、博导
嘉宾简介:
刘春,二级教授,同济大学长聘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级高层次人才计划入选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自然资源部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现任同济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常务副院长、同济大学国际工程师学院常务副院长、同济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自然资源部现代工程测量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报告题目:
时空智能驱动低空技术的未来新兴产业发展
报告摘要:
报告以“时空智能驱动低空技术的未来新兴产业发展”为核心主题,探索二者如何深度融合、协同演进,共同开辟新的发展路径。低空经济需要测绘提供高精度、实时化、三维化的空间信息支撑,而智能化测绘则依托低空经济的场景需求,加速技术迭代与服务模式创新。这一协同关系不仅体现在技术层面(如无人机遥感、北斗导航、AI解译),更体现在政策层面(如空域管理改革、数据共享机制)和产业层面(如低空测绘专用起降网络建设)。报告系统性梳理这一协同逻辑,同时通过典型应用场景(如城市低空机场建设、公共基础性建图、灾害监测等),展示低空遥感智能化测绘的实际价值。
何建华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
嘉宾简介: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自然资源部科技创新人才,“土地资源空间优化与模拟”创新团队,全国高校GIS十大创新人物。长期致力于国土资源评价与空间优化,城市网络化增长过程及其生态效应科研,先后承担和参与了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国家863、科技支撑、公益性行业专项、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项,发表科研论文120多篇,其中SCI/SSCI/EI论文80多篇,授权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12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特等奖5项,成果入选2024年地理学十大科技进展;教学成果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湖北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
报告题目:
智慧城市与空间规划本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
报告摘要:
我们有将近10亿人生活在城市,然而,城市化进程中的交通拥堵、环境退化、公共安全等"城市病"问题日益凸显,传统城市治理模式已难以适应高质量发展需求,如何更好地管理、规划和运营城市,提升城市居民福祉已经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智慧城市建设成为国家战略亟需。人工智能时代扑面而来,行业发展和人才培养面临数智化转型。我们正是基于这两方面的考虑,申办了全国首个“智慧城市与空间规划”交叉工程类新专业,建构了人才培养体系。
武 敬
武汉职业技术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教授
嘉宾简介:
博士,教授,正高职高级工程师,现任武汉职业技术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带头人、学校首批“3+X”高水平结构化双师团队智能建造专业群首席教学名师。建筑工程技术省级优秀教学团队负责人,主持省级实训基地、国家级骨干专业、省级特色专业建设。全国职业教育教学行业指导委员会住建行指委委员、房地产类专业分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持《数字经济背景下职业院校城市更新数智人才培养研究》等科研课题30余项。主讲的《建设法规》课程获2022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报告题目:
智慧城市管理技术专业实训室建设研究
报告摘要:
演讲内容围绕智慧城市管理技术专业实训室建设工作,重点介绍全国专业开设情况、专业教学标准对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课程体系及实践教学体系要求、智慧城市管理技术专业实训室建设情况前期调研结果等,提出智慧城市管理技术专业实训教学条件建设建议。
唐 超
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工、教授级高工、研究员
嘉宾简介:
博士后,研究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致力于隧道结构检测数字化装备集成和技术应用。发表文章40余篇,SCI/EI检索15篇,撰写专著1部。获得专利授权10项,授权软件著作权25项。先后主持、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北京市科协金桥种子资金等30余项横纵向课题;获批2024年度北京市总工会市级示范性工作室领军人,入选2024年朝阳区“凤凰计划”,2023年茅以升北京青年科技奖,2022年中国测绘学会测绘青年创新科技人才, 获批2022年北京市总工会职工创新工作室“唐超创新工作室”。
报告题目:
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安全运维——基于海量数据的地铁运营隧道结构病害诊断
报告摘要:
聚焦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安全运维的核心需求,重点分享如何利用大数据及智能分析技术,对地铁隧道结构海量监测数据进行深度挖掘与诊断,实现病害的精准识别、智能评估与预警。内容将涵盖创新性的技术方法与实践案例,为破解城市生命线工程安全运维共性难题提供前瞻性的解决方案与思路借鉴。
年光跃
上海建设管理职业技术学院骨干教师,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同济大学博士后
嘉宾简介:
毕业于上海交大智慧城市智能交通交叉学科-智能交通与无人机应用研究中心的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博士后进入同济大学城市规划系开展城市大数据、基础设施韧性相关研究,博士后出站进入上海建设管理职业技术学院。
报告题目:
基于行业发展需求的智慧城市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改革——以智慧城市交通为例
报告摘要:
以智慧城市交通为例,分析智慧城市管理专业的人才行业需求,探讨如何提升学校智慧城市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的匹配性,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扫码线上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