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至7日,由自然资源部指导,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中国测绘学会和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主办的第二届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大会在浙江德清召开,大会主题为“科技融智创新 产业新质发展 北斗服务全球”。中国测绘学会低空开发与利用工作委员会、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武汉市测绘研究院共同承办了“低空经济与低空遥感”分论坛,邀请国内著名学者与行业精英分享低空经济与低空遥感的最新研究成果,以测绘遥感地理信息技术核心驱动,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推动低空“产-学-研-用”创新发展。“低空经济与低空遥感”分论坛由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助理、弘毅学堂副院长、中国测绘学会低空开发与利用工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唐炉亮教授主持。
中科院地理资源所原党委书记、中国民航局低空地理信息与航路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副会长兼无人机应用与管控工委会主任廖小罕研究员,分享了“发展低空经济与地理资源学科机遇”报告,深入阐述了低空经济发展给地理与资源学科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以及低空航路网基础设施构建、低空出行产业平台等技术。
国家高层次领军人才、武汉大学弘毅特聘教授、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助理、武汉大学弘毅学堂副院长、中国测绘学会低空开发与利用工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唐炉亮。报告题目是“低空规模化飞行安全与低空遥感流域安全监测技术”,针对低空经济的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提出低空航路地图概念与内涵,重构低空规模化飞行秩序与规则,解决城市百万级规模化低空飞行安全的国际性难题,以及研发低空经济视角下低空遥感的流域安全监测技术与装备,为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安全保障提供核心技术支撑。
武汉市测绘研究院副院长、自然资源部科技领军人才、国土资源部首批高层次科技创新型人才“杰出青年科技人才”、正高职(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彭明军博士,分享了“城市低空无人机遥感监测网建设与应用”报告,讲述了低空无人机遥感作为低空经济的重要应用赛道,成为城市测绘难得的发展机遇,以武汉市建设的“城市智眼低空遥感监测系统”为例,介绍了该系统整体架构、系统功能、应用场景、关键技术等。
汇天自动驾驶高级总监与负责人谷靖博士,分享了“飞行汽车空中地图的思考和探索”报告,介绍了汇天作为全球领先的低空产品创造者,致力于打造安全、智能、人人可飞的低空飞行产品,从首款量产的分体式飞行汽车到个人飞行空中通勤等多元化场景产品,以及低空飞行的空中地图“数字底座”与低空运行的核心基础设施,但目前业界尚无成熟完整的解决方案。
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同济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常务副院长、同济大学国际工程师学院常务副院长、同济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同济大学长聘特聘教授刘春,分享了“时空智能驱动低空技术的测绘新质发展”报告,阐述了低空遥感智能化测绘正成为推动国家治理能力提升和低空经济发展的关键引擎,探索二者如何深度融合、协同演进,共同开辟新的发展路径,以及测绘提供的高精度、实时化、三维化空间信息支撑,与低空遥感智能化测绘典型应用场景。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青年拔尖人才、中国气象局科技领军人才、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二级研究员郭建平,分享了“我国低空经济气象科技进展与展望”。报告首先介绍国内外低空经济发展历史和现状,指出低空安全飞行典型事故与低空航危天气存在密切的关联,简述低空湍流、风切变、低云等危险天气感知预警主要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从低空气象装备研发、气象基础设施科学布局和垂直起降点-全航路危险天气监测预警等赋能城市低空经济发展。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12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