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届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大会暨北斗应用博览会上,记者了解到,随着不断地科技创新和应用行业的拓展,地理测绘行业的设备技术也在不断迭代创新。在本次北斗应用博览会上就推出了不少最新的应用产品。

地理测绘技术转型升级趋势明显 应用设备不断推陈出新
这一款最新的方型设备是最新的航测激光雷达系统。该系统搭载1535 纳米长测程激光雷达,可以在 10% 的反射率下,最高测程可达 950 米。最高重复测距精度小于5毫米,最大激光脉冲发射频率可达 200 万点/秒,最多支持 16 回波,能够精准还原地物的空间信息。禅思L3的光学系统配置了全球首创融合双一亿像素可见光相机。双一亿像素 4/3 CMOS 可见光传感器采用机械快门,可大幅提升作业精度与效率。双可见光测绘相机横向视场角可以提升至 107°,单次采集能够覆盖更广区域,仅需 20% 激光旁向重叠率,即可采集高重叠率可见光影像数据,减少重复外业及数据采集负担。该企业的应用代表介绍说,这款设备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和其他的设备相比是一台高度集成系统,把原先三个不同功能设备集成在一起。只需用一个接口就能够安装在无人机上。大大简化了作业人员在现场的安装的成本。此外,重量只有同期产品的1/5左右,而作业的效率是同期产品的10倍以上。产品实现了从生产制造到软件使用全面的国产自主可控,并且价格(相比同类型)进口产品里面只有他们的1/10。

记者了解到,除了数据采集方式的创新,激光扫描仪的技术应用领域和设备精度也有质的飞跃。在展会现场,一位工作人员背着一个便携式激光扫描仪进行功能展示。据介绍,这个激光扫描仪和以往传统的二维呈现的模式不同,可以通过三维连续扫描方式,免接触的快速扫描进行大范围采集。通过高精度的三维点云坐标扫描,让扫描过程中的地面、物体得到自动化的拼接,实现了连续的一个采集过程。相比架站式扫描呈现效率有十倍提升,同时精准度也更高。这家企业的销售总监告诉我们,以前要测量这个长度,必须测a点测b点测两个点之后才能得到一个精准长度。传统的测量设备检测采集的精度是厘米级别的,而且必须同时测a、b点两个点之后才能得到一个精准长度。而用便携移动扫描检测,检测100米的精度误差只有正负两毫米。

一台个“头上”有着多个“眼睛”的设备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工作人员介绍:这是一款最新推出的车载移动激光测量系统,测绘人员可以一边开车一边快速扫描周围环境,生成高精度的三维地图和数据。系统集成了激光雷达、光学相机、高精度定位系统,改变了传统人工外业测点的工作模式,效率提高近百倍。系统从关键传感器到配套的数据处理软件均实现国产化,摆脱了对国外技术的依赖,同时系统性能显著提升,数据精度较国外同类产品提升30%,借助自主开发的AI算法,可大幅减少人工干预,作业效率较传统方式提高40%。“系统集成了激光雷达、光学相机、GPS、GNSS定位以及高精度高可靠性的控制系统,可以实现激光点云全景相机的同步获取”该公司产品研发副总经理介绍,“也就是说扫描一次,可以获取至少三种的数据进行分析。”此外,相比于传统的系统或者国外同等水平的系统,系统的精度可以提升30%,而价格相比国外同类产品要降低40%以上。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1220号